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 详细新闻

【汽院记忆】筚路蓝缕,以启独田——追忆校园建设的原点

编辑:邓玉洁        点击:          2022-11-25 10:20                作者:邱春正        来源: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从1966年我参与第二汽车制造厂中专和技工学校(简称中技校)选址算起,光阴似箭,五十六个春秋如白驹过隙。时值学校五十周年华诞,看着今天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校园,感慨万千。作为亲历者,追忆校园初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为后来人传承校史略尽绵薄之力。

1952年国家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时,就考虑一个厂不够,要建两个,有建二汽的设想。1956年一汽投产,毛主席视察时指出要筹建二汽,自主设计建设。

早在二汽筹建时,就同步谋划二汽教育系统建设。1960年在湖南长沙挂牌筹建二汽,建厂所需人才培养先行启动。首先办了技工学校和中专学校,在湖南招了一千技工生,四百中专生,分别按技术工人和车间技术人员培养。其中有四百技工生送到南京汽车厂培养,剩下一千学生送到一汽培养。1961年因国家出现困难时期,二汽筹建停办,所有一千技工生送回湖南安排工作,四百中专生裁掉一半,剩下两百人继续培养。这两百人1964年学成后由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分配到部属各厂,成为了技术骨干。

1964年,国家再次提出筹建二汽,选址不在湖南而在湖北。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考虑到战备需要,把备战备荒为人民作为筹建二汽指导思想。选址要求进山,还要有一条靠近山区的国家铁路线,既能保证物流,还符合战备要求。

1965年,二汽筹建再次上马。一机部委派一汽饶斌、陈祖涛、李子政、张庆梓和南汽的齐康五名同志组成筹建小组,厂址选定为鄂西北山区的十堰小镇。此地符合备战需要,便于进山、分散、隐蔽,而国家铁路干线也经此地。

建设方案采用全国国企包建,为二汽提供崭新的设备和所需人才。筹建二汽的组织结构有二十多个专业生产厂,二三十个党政职能部门。在企业建设的同时,还要在这偏僻的山沟里办社会。因为山沟里一下子进十万职工还有家属,必然面临着住房、教育、医疗、水电气、通信、交通等生产生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建设和城市建设要同步,一下子靠地方是跟不上的。

整个二汽建设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由饶斌同志主持制定,提出了十四条建厂方针。其中第八条“二汽教育系统的建设”就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技工、中专和大学教育。指出来要用抗大精神来办教育,二汽各基层单位都要跟进。

1966年启动包建方案,准备办三所中专,为投产储备人才。分别放在长春的一汽,北京的北京汽车厂下属齿轮厂,武汉的武汉汽轮发动机厂。初定培养规模1600人,加业余中专400人。目标五年以后为投产陆续提供一万专技人员。

1966年开始从一汽抽调人员进山,投入到各单位选址任务中。第一批进山五百人,首先到达基地老营。由二汽工厂设计院统筹选址和建设,选址原则是:每个单位大概选一条沟,主件生产厂按分类做到相对集中,长沟深沟给专业厂,短沟浅沟给职能部门。比如后方厂相对集中在红卫片,其他前方厂围绕二汽中心厂部展开。各中小学随各专业厂建设。教育系统首办的中技校选短浅沟。

我参与了1966年中技校选址。经过艰苦的实地勘察,我们选定了独田沟作为中技校校址。独田沟是一条短浅沟,由于沟里田少,仅有一独块荸荠田,因此沟名“独田”。这块田的位置就是现在田径场边篮球场那里。

当时的独田沟是一个很小的山窝窝,灌木、茅草丛生。我们设想要从这里出发,建成一个教学楼、操场、图书馆、办公楼等场地和设施完备的学校。提出“平东西山头,填操场”的设想。即平东山头为第一教学楼地基,平西山头为学生宿舍,开山的土石填沟为操场。

独田沟1966年被选定后,67年开始建设,68年时已建成了四栋二层楼家属宿舍,一栋平房宿舍,都在现在的一教附近。两栋学生宿舍,就是现在的西一和西二。

由于文革刚开始,二汽建设陷入停滞。包建方案中设想的三所中专无法招生。直到1971年国务院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紧急通知二汽建设要加码。二汽建设开始新征程,二汽教育系统重新开始筹建。

1972年,首先筹建二汽业余工人大学(简称工大)。饶斌同志请政治部主任张矛同志负责筹建,张矛也是饶斌的夫人。张矛同志召集从五七学校返回的季峻、王家秋、奚振华、冀家斌、徐希贤五名同志筹建。

经过他们五人调研走访,提出办学方案。因为工大还没有校址,决定先办三个分校:四九厂、二一厂、二二厂分校。分校校长分别由分厂厂长担任,办学场地由分厂提供,师资力量也请他们抽调部分人支援。当时工大包括领导干部教师在内只有十几人,一间办公室,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但各专业厂对人才培养热情非常高,承担了很大工作量。二汽业余工人大学由此诞生。

1974年,我从动力厂仪表车间调回二汽中技校,在校领导郁洪珍、周军领导下,参与第一教学楼定位工作,在市里跑。当时市里的想法是把一教放在现在田径场的位置,让学校不要建操场了,用市里准备在红卫建的公共体育馆就行。我们考虑到学校应该有相对完备的场地和设施,没有同意。后来时逢政企合一,二汽领导兼任市领导,一教才按我们的设想实现,建到现在的位置。

1975年一教动工建设,我也带着学生们热火朝天投入到教学楼基础建设的挖沟平基劳动中。1978年一教基本竣工。由于一教建设需要,拆掉了68年建的平房和二栋的两层楼家属宿舍。后来由于建学生食堂和礼堂,拆掉了68年建的两层楼家属宿舍中的三、四两栋。

1978年,总厂考虑到二汽教育系统的建设费用缺口很大,就把二汽的教育管理部门、技工学校、中专、业余中专和二汽业余工人大学统统合并,集中在独田沟“五位一体”办学。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五块牌子。工作集中在独田沟中唯一的一栋教学楼,也就是一教来开展。工大进一教,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学地盘。

后来,考虑到没有图书馆,不得不想办法在现在西山头后面再增一个沟。这个沟也是个小山窝,就是现在的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和网篮排球场所在。从独田沟到这个沟,设法从一实验楼后面开一个山口过来。今天一教往图书馆那条路这么窄,原因就在此。

再后来,厂里考虑到干部和职工教育对人才建设极为重要,又办了管理干部学院。在现在东门进学校这条沟又窄又长,用对面建电厂搬掉一座山的土石方填这条沟,就成了现在的第三和第五教学楼、机械和材工大院以及行政楼所在地。

1998年我退休时,看着初具规模的校园,心中欣慰之余还是略有遗憾,觉得校园没有完全达到心中所想的样子。当时写了个长短句表达退休的心情:躬耕事不忘,志成佰业鄂西盛。频顾迹长存,冀希独田草木春。

时间来到2022年11月19日,新校区大门成功合龙。看着日新月异的校园,想起当年从独田沟出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艰辛,想起一代代汽院人薪火相传,沐风栉雨的奋斗,看到未来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觉得自己这大半辈子的辛苦付出值得。再赋长短句,祝汽院明天更美好:频顾独田,半世学子情;喜贺学府,奋进新征程。(口述:邱春正 整理:周鹏)

上一条:【征文二十二·汽院赞歌】 继往开来 青春正当时

下一条:喜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医院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关闭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