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广娟、邓玉洁、李一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着力点是什么?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品牌专业有哪些举措?
1月11日,学校在校产教大楼三楼报告厅举行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科学院优化调整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学校学科学院优化调整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党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自觉服务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自觉答好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答卷。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红胜主持新闻发布会。

校党委副书记李涛介绍,此次学科学院优化调整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进一步对接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的破局之举,还是学校突出办学优势、彰显学科特色,实现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学校聚焦办学定位、汽车产业和重大需求,坚持“政策、需求、目标、问题”四个导向,全面优化调整学科学院,更名学院4个,新组建学院12个,保留学院5个。调整后,二级学院数量达到21个。
李涛表示,经过全面优化调整,学校学科专业将呈现出“突出服务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中凸显汽车学科专业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深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各学科专业归属更加明晰”等四大亮点,学院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师生结构能得到明显优化,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学科生态,推进学校新一轮内涵建设、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据悉,此次优化调整,新组建了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智能网联汽车学院、汽车商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东风汽车工程师学院/智能汽车现代产业学院、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汽车未来技术学院等12个学院,更名了汽车智能制造学院、汽车材料学院、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等4个学院,保留了汽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5个学院。
早在2021年“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不久,学校就召开了学科建设大会,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思路、目标、路径和方法。三年来,学校学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第六次党代会和学科建设大会精神,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学科目标,推进“汽车+”学科汇聚工程,构建“大车辆”学科结构体系,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狠抓人才培养关键根本、狠抓科技创新关键支撑、狠抓师资队伍关键资源,按照“强工、厚理、拓管、扶文、培新”的建设路径整体推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问答环节,学校研究生院院长王生怀、教务处处长宫爱红,二级学院院长代表李建、陈宇峰详细解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记者们对新组建的学院兴趣浓厚,纷纷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