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 详细新闻

【人物】李新克:坚守平凡育桃李,深耕量子砺初心

编辑:邓玉洁        点击:          2025-09-17 11:12                作者:        来源:光电工程学院、宣传部


【编者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奋进中的学校不能没有榜样。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先进人物是鲜活的精神导向。

岁月无声,草木为证,充满活力的校园里处处镌刻着这些先进人物的足迹和业绩,激励每一个普通人在新时代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征途中阔步向前。

他们可以,你当然也行!

本期我们一起走进汽院人物——李新克的世界。


李新克,1981年10月生,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生。2007年7月起任教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2017年9月赴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2021年9月博士毕业后回归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入职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任专任教师。长期聚焦固态量子系统(超导量子电路、金刚石空位色心等)及混合量子系统,围绕“量子态制备与操控”“非经典辐射”等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


迷茫中寻路:从“偏爱数学”到锚定科研方向

中学时代的李新克便展现出对问题本质的探究热情——喜欢抽丝剥茧分析问题,尤其钟情数学的逻辑之美。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让他逐渐意识到:“数学虽源于生活却远离日常,我更想探索与现实紧密相连的科学。”基于此,他本科选择了物理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他继续深耕理论物理,聚焦引力理论与宇宙学方向。

然而,科研实践中的挑战接踵而至:为解决一个基础问题,往往需要数十页公式推导,机械而冗长的推演与数学学习中“高度抽象却远离生活”的体验如出一辙,这让他陷入迷茫——“这真的是我所想要的研究吗?”毕业之际,虽尚未明确未来方向,但他坚守“以教师身份延续科研梦想”的初心,选择投身教育一线,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任教。教学过程中,李新克一边锤炼教学能力,一边重新审视内心。在接触量子科技相关知识后,他被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性与“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生命力深深吸引,逐渐将量子科学与技术确定为新的科研方向。

压力下成长:跨方向读博的破茧之旅

2017年9月,李新克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专业,攻读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方向博士。然而,跨领域的挑战远超预期——量子光学背景薄弱,文献阅读如读天书,课程学习吃力,软件操作生疏,外文写作更是无从下手。压力大到“整夜难眠”时,师兄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每个进入新领域的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关键不是学多快、写多好,而是每天坚持学一点、写几句。”

自此,他调整心态,制定“双轨计划”:白天紧跟课堂与文献研读,晚上啃基础理论书籍补短板。从最基础的量子光学概念开始,逐篇精读经典文献,反复推导公式逻辑;为提升外文写作能力,逐句模仿高水平论文的表达方式。第一个研究课题耗时半年才完成初稿,修改数十次后终于发表,这个过程让他“初窥门径”。第二个课题推进时他已略有所得,“粗通皮毛”的成就感让他坚信:坚持积累,终能突破。

平凡中坚持:回归教学岗位的科研深耕

2021年9月,博士毕业的李新克回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任教。他延续博士阶段的习惯:每日阅读前沿文献开拓思路,逐本学习夯实理论基础。面对科研问题,无论大小,他都坚持“做到底、形成完整成果”。

终于,这份坚持结出硕果。近年来,他在《Physical Review》系列、《New Journal of Physics》、《JOSA B》等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8篇);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堰市联合培育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量子信息与精密光学十堰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多项课题,并作为核心成员与西安交通大学专家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成功获批。

育人时自励:以“主动学习”点亮学生心灯

作为《大学物理》《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李新克始终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贯穿课堂。他深知,学生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是持续学习的最大阻碍。因此,他在教学中融入自身经验,通过传递学习方法论、注重心态引导、践行言传身教,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传递学习方法论强调的是‘读懂—辨明—理清—重复’的基本路径,引导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循序渐进;注重心态引导是告诉学生即使第一遍看不懂、听不明白,也要坚持学下的道理,助学生克服‘畏难即放弃的心理,保持良好学习心态;践行言传身教则是通过自身‘从迷茫到坚定’‘从压力到突破的成长故事,传递在‘平凡中坚持的科研态度与人生信念。”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持续成长。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警醒自身,如临深渊而自省,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修养与学识境界。

从中学时代对问题本质的追问,到跨专业探索的迷茫;从跨方向读博的压力突围,到回归教学后的科研深耕;从书案前的理论攻坚,到课堂上的育人自励——李新克用将近二十年的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上的坚持,终将绽放光芒;教育与科研的双重初心,会在时光里沉淀出最温暖的力量。

上一条: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部署新学期育人与安全双线工作

下一条:【重点实验室“打开看”】解密汽车材料的轻量化之路: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

关闭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