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朱小萌)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路径,3月31日下午,外语外贸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于3605教师举办"AI赋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专题教研活动。教学督导孔焱清教授莅临指导,教学部全体教师参与研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欣老师主持,陈名凤老师主讲。

陈名凤从“痛点诊断-工具应用-管理策略-教学实施”四个维度展开系统阐述。她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出,当前写作教学面临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大班教学个性化指导缺失等现实困境,强调AI技术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可能。
在工具应用环节,陈名凤重点演示了“批改网”与“KIMI智能助手”两大平台的实操流程。她特别提醒教师在使用AI工具时,需明确设定“参照CET-4写作评分标准提供具体修改建议”等详细精准指令,避免因泛化要求导致的批阅偏差。通过对比传统人工批改与AI辅助批改的差异,展示了技术手段在提升批改效率和反馈针对性方面的显著优势。
针对AI应用可能带来的学术诚信风险,陈名凤提出“教学策略优化+技术手段介入+学生引导教育”的三维管理模式。她建议通过明确AI使用边界、引入AI检测工具、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等举措,构建“智能辅助-过程监控-人文引导”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在案例展示环节,陈名凤分享了“提纲提交-初稿写作-AI修改-二次润色”的四阶段写作训练模式,通过过程性数据采集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精准追踪。
孔焱清在点评中强调,AI技术的应用要遵循“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他建议整个教学部建立AI工具遴选机制,形成统一的教学实施框架,既要发挥技术优势提升教学效能,又要防止学生过度依赖智能工具。孔焱清指出,当前的探索仅是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未来需依托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智能教学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能力诊断-个性化推送”的闭环设计,实现写作教学的精准化、智能化升级。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阐释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们提供了AI写作教学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与会教师围绕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效果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达成了“技术赋能、过程管控、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共识,持续提升大学英语四级教学质量。(审稿 王辰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