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他是一名小学生,是一名被支教者;10年后,他是一名大学生,是一位支教老师。
“我是来自小岭小学的,还记得9年前的那群大哥哥、大姐姐来我们学校进行义务支教,周六周日帮我们补习的场景,他们用爱陪我走过了小学,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小学因为撤点并校而撤掉了,所以今天我是带着那份感动来的……”日前,“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在招募新成员的第一轮面试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面试者——朱兆东。
朱兆东,男,材控143班学生,9年前就读于小岭小学三年级,是“春蕾”成立后第一批被支教的学生,2014年考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并成为“春蕾”支教小组的一员。巧合的是,曾经朱兆东的支教老师,也就是第一批“春蕾”成员--徐正凯,目前是我校科技学院机械系的一名老师。
悄然盛开的“春蕾”之花
2005年4月,当时学院学生创业中心的负责人狄翠同学为了一个梦想来到了小岭小学,表达了要在这里长期义务支教的愿望。“我们想可能是大学生们心血来潮罢了,没想到最终竟会是真的。”时任小岭小学教导主任李校兰这样讲。
2005年12月初,学院党委书记王超收到了来自偏远山区小岭小学校长彭安朝的一封亲笔信,信中将我校学生志愿者进驻该校“雪中送炭”、义务支教的事迹作了详细介绍。王超书记读完此信后非常感动,立即指示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对此次活动予以高度关注,在全院范围内弘扬学生志愿者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这时,广大师生才知道这朵“春蕾”已经在2005年寒冬里悄然绽放了许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当初创立“春蕾”爱心支教行动小组的学生已经陆续离开了母校,也许当时的他们谁也不曾想到,这个活动不仅没有因为人员的更替而中断,也没有在我校日渐澎湃的学生社团发展浪潮中淹没,反而通过一年又一年“爱心接力”的方式届届传承下来,牵动着越来越多的后来人参与其中。2008年9月,张湾区小岭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太少,区教育局取消了其建制,该校学生被安排到其它更远的学校就读。支教小组(“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前身)又联系头堰小学、荣华希望小学并纳为社会实践基地。此后,“春蕾”的组织者们又先后开辟了熊家湾小学、上河小学、叶湾小学、红卫小学、炉子小学和汉江路中心小学等实践基地,俨然从当初的“星星之火”变成了如今的燎原之势。
关爱农民工子女,花开百家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工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支教小组成员在走访和调研十堰部分社区后,2009年,在学校团委的批准指导下成立了“春蕾”助教行动小组,助教行动小组成员与贫困民工子女一一结成对子,采取“一对一”的类似于家教的课程辅导模式。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吹日晒,无论距离远近,在校期间,助教行动小组的成员总会每周抽出至少两个小时对学生进行助教辅导。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也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让这些特殊的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来自高校的温暖与关爱。
2010年5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简称关爱行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启动,而此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志愿服务行动已走到了其他高校的前面。截止2014年11月,我校“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已累计与500个贫困家庭进行了“一对一”帮扶。
角色反转,接力“春蕾”传递爱
2014年9月29日,朱兆东同学顺利通过了“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的三轮面试,当面试考官问:“现在你已经成为‘春蕾’的一员,你想说些什么。”他淡定地答到:我记得当时的一个支教老师这样说过,如果将来你有能力,你一定要将这份关心和关爱的精神传递下去,现在已成为“春蕾”的一员,我会担起这份责任……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我们当初的爱心播撒换来了今天的爱心接力……”当初的组织者张俊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微博中说到。
“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春蕾爱心支教小组)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支长期服务于贫困山区、农民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志愿服务团队。从2005年4月发起到今,十年间先后有1850多人,服务总时数达92500多小时,累计帮扶过十堰市周边十所小学和500多个家庭。
新闻来源:学工部(团委)
【通讯员:谌立宏】